如果出现文字缺失,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/退出阅读模式
朱厚照可沒興趣聽這二人探討醫理,聽說方子可用,立即搶了過來,吩咐宮人速速製備。丁壽湊到談允賢近前,低聲問道:“太后這病究竟為何?”張太后這病得莫名其妙,二爺還是覺得心裡沒底。望了望榻上昏沉沉的太后,談允賢
著丁壽滿是希冀的目光,淺笑道:“東主恕罪,醫者當為病者諱…”***紫
城,奉天殿。
“看到了,看到了。”小皇帝舉著一個黃澄澄的長筒銅管,站在奉天殿外平臺上又蹦又跳。
“你說這叫什麼來著?”朱厚照扭頭問道。
“千里鏡。”丁壽陪著笑臉道。幾副藥下去,太后病情見好,丁壽擔心朱厚照又追著自己要女人,琢磨著怎麼給他找個事做。相處久了,二爺算是清楚這熊孩子的子,佻脫好動,想一出是一出,給他找點事幹能清靜好一陣子。
恰好南鎮撫司那邊來信,他前番讓江南工匠琢磨製作的望遠鏡終於成了,明朝各地匠戶執行的是輪班進京服役,當然一來一往折騰時間太長,屬於勞民傷財,朝廷也不斷延長輪班期限,有三年一輪、四年一輪的,成化年間乾脆下令,願意出銀子的可以頂替勞役,這也是大清匠班銀的來由。
不過此時繳銀代役還不是定製,京城中也有常駐工匠,南鎮撫司見是朝中紅得發紫的丁大人吩咐,不敢怠慢,調能工巧匠聽從安排。丁壽還是小瞧了老祖宗,當初只覺得明朝有眼鏡不可思議,細打聽原來國人玩透鏡已經幾千年了。
《淮南萬畢術》裡甚至有用冰加工成球形透鏡的方法,東漢張衡還藉助透鏡觀察月亮,眼鏡這東西如今在大明是稀罕物的原因是透明玻璃不易得,價格才居高不下。
當然這些問題對於丁大人來說不成問題,剛從朝鮮搜刮了一筆的丁壽不在乎幾兩銀子一副的眼鏡,琉璃廠那邊一時指望不上,他直接讓譚淑貞購置了大批的替代品。
“堂庭之山多棪木,多白猿,多水玉,多黃金。”《山海經。南山經》中早有記載,放著水晶不用,更待何時。
有了丁壽講解組合使用的原理,分清目鏡和物鏡所使用的透鏡區別,再加上源源不斷的透明水晶供應,南鎮撫司的工匠多番試驗,終於製造出了本時空的第一個“望遠鏡”看著興高采烈玩得嗨起的朱厚照,丁壽鬆了口氣,這望遠鏡寒酸了些,沒那些複雜的透鏡組,不過打發這個熊孩子儘夠了,自己能消停好一陣子。
“老劉,是老劉。”朱厚照眼睛緊貼著望遠鏡,大呼小叫道。
被朱厚照召喚過來的劉瑾上前行禮,隨即懷中被進了一個黃銅物件。按著雀躍的朱厚照指點,劉瑾小心翼翼地將望遠鏡放在眼前,隨即眼前突變的景象讓他面
一變,匆忙移開眼睛,才長出一口氣。劉瑾的表現很符合朱厚照預期,他得意地問道:“這是丁壽做出來的千里鏡,怎麼樣?”
“不想這小子還於制器之術,端是不錯。”劉瑾點了點頭,雙手將望遠鏡呈還朱厚照“陛下玩的時候小心腳底,別摔咯。”朱厚照睜大眼睛,訝異地看著劉瑾“你以為這是玩鬧之物?”
“不是麼?”劉瑾看向丁壽。
“是啊,不是麼?”丁壽點頭又馬上搖頭,茫地看向小皇帝。
“工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”朱厚照揮動著手中之物,意氣風發道:“碧海揚波,草原奔馳,有了此物便可
察敵機,事半功倍。”丁壽張大了嘴巴,半晌才道:“陛下聖明。”敗家孩子你現在連出紫
城都費勁,想得倒
遠。二爺被封建皇帝的科技實用意識刺
到了自尊心。朱厚照不見劉瑾應和,納悶問道:“老劉,你認為我說的不對?”
“萬歲聖心燭照,自然是對的,只是…”劉瑾期期道:“只是…”
“只是什麼?”朱厚照將千里鏡扔給丁壽,轉身進了奉天殿,邊走邊道:“就討厭你這吐吐的樣子,有話直說。”
“只是利器在手,也要看有無持器之人。”劉瑾偷眼打量了下皇帝,躬身道。朱厚照哈地一聲,不以為意道:“大明有雄兵百萬,單這京營便有十餘萬虎狼選鋒,還愁無持器之人。”
“陛下,老奴聽聞京營無久矣,實憂心其是否堪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