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9章磕頭如搗蒜

如果出现文字缺失,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/退出阅读模式

“相公可是有心事?”竇二一邊擦拭著桌子,一邊問道。

“不瞞老伯,在下親人在鄉受了冤屈,眼見秋後便要人頭落地,本想進京告狀,怎奈卻敲不響那登聞鼓。”青年蹙額搖首,悲涼無奈。

“嗨,登聞鼓響,便要上達天聽,出照鞫問各級合該官員,這幫官兒從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,這既得罪人又沒好處的事,誰願去做。”竇二生長在皇城下,便是沒吃過豬,也不知看過多少豬跑,對這官場門道也能說個一二。

“還請老伯指點,我去三法司如何?”一心進京敲登聞鼓告御狀,這條路一被堵死,青年便如無頭蒼蠅一般。

難得有個明白人願意指路,當下央著竇二,將自己的冤情述說了一遍。聽完之後,竇二便掰起了手指頭“各地按察使司,本就是都察院的分支,既然當地臬臺老爺已然斷了案,這條路怕是不易走通。”

“大理寺主要是複審之所,所有審結案子未經大理寺審核,不得執行,不過大理寺的老爺品級比不得刑部與都察院正堂,這桿子未必夠硬。”

“至於刑部麼,主要受理京師訴訟,還有辦理皇爺爺待的大案要案,京師及十三布政使司的死刑案件也須由刑部複審,你是上訴冤屈,倒該是正管,無論登聞鼓還是通政司,都可以把案子轉到刑部去。”青年心底萌生一線希望“既然登聞鼓走不通,我便去通政司投狀。”

“難啊,誰知道通政司什麼時候能受理你的狀紙,況且通政司的案子也是有欽定御史老爺出巡追問的,你這已經碰了一回釘子,再麼…”竇二搖了搖頭。

“難道我那親人便沒了活路不成?”青年泫然泣下。

“最快的肯定是攔駕告御狀了,可皇爺爺什麼時候出皇城誰能知道,便是真趕上了,還有淨街的軍和錦衣衛,若是被當成了圖謀不軌的刺客,怕是還沒近前便被剁成了泥,唉,豈不冤枉!”慨嘆一番的竇二搖搖腦袋,又開始忙手頭的事了,青年失魂落魄了一陣,猛地又灌了幾杯酒,毅然起身。

“小相公,你哪裡去?”竇二問道。

“我再去敲鼓,若他們還是不允,我便撞死在那裡,鬧出人命來,總能驚動萬歲爺吧。”

“哎呦後生,爹媽養你不易,你可不能糟踐自己命哦。”竇二急忙上前勸解,又怎能勸得住。

正當二人拉扯糾纏之際,又聽街面上一陣喧嚷。一群拿著笤帚,抱著銅盆的官兵湧上了街頭,不分輕重地一陣灑掃,街面上頓時塵灰漫天,咒罵紛紛。

“老伯,這是…”街面亂成一團,青年倒出不去了,竇二掐指算算子“怕是太后娘娘她老人家明要去皇姑寺進香了,咱京城灰塵大,這兵馬司的官兵要提前打掃,淨水潑街,黃土墊道,這又要折騰一陣子咯。”想想自己要被影響的生意,竇二苦了臉子,青年卻心中一動,眉梢有喜。

“老伯,這皇姑寺在哪裡?又是何去處?”

“皇姑寺乃是宮裡太后娘娘的香火院,非皇親國戚大老爺家的宅眷,尋常人是輕易進不去的。就是大老爺家,也還有個節令。

除了正月元旦,十五元宵,二月十九觀音菩薩聖誕,三月三王母蟠桃會,四月八浴佛,十八碧霞元君生,七月十五中元,十月十五下元,十一月冬至,臘八施粥,這幾才是放人燒香的子。

不是這節令,就是大老爺宅眷,有什麼還願掛袍、許幡進燈的善事,問司禮監討了小票,行給把門的太監,才得進去。”

“且這寺內只有比丘尼,非女兒身,便是十幾歲的小廝也跟不進去,門戶端是嚴謹。”竇二不甘心地抱怨道:“小老兒在天子腳下活到這般壽數,還不知這寺內景緻是何等模樣。”

下一页
【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】
【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】
【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】
【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】

大家在追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