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出现文字缺失,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/退出阅读模式
和周圍地區的黃高原上的民居明顯不同,先人們對此的解釋是,闖王曾經在京城做過帝王,來這裡的闖王的隨從將京城的四合院建築風格帶來了。
“2006年6月21上午,黃土高原上的雨仍然下著,李黑保老人向我示範著他的族人在祭祀祖先時的奇特禮數:祭祀時,要穿上平時不穿的、特製的裙子,右手拿一個手絹,兩個老人相向握對方的手臂,先是從左向右,轉三圈。
然後從右向左轉三圈,每轉完一圈後,兩人並立,面向祖先的牌位,紮成弓步,兩手從下到上,從大腿兩側向上,抱在前行禮。
然後沿著部再向上放到臉頰上。這種禮數週圍地區沒有。每年的大年初一,他們會把先人的靈牌掛起來,初二時開始祭拜,一輩一輩的按順序來,主祭的這戶人家,從族中選出48丁,進行祭拜,到現在一直保留著48丁祭拜祖先的習俗。祖傳在村裡一直做粉絲辦”粉房“的李文耀老人向我講述祭祀時穿的裙子的樣子:”象唱戲是演員穿的那樣,邊上壓的是淡黃的花邊,很好看的。
我家的那件在1972年被毀了,可惜!‘“李黑保還介紹說,這個村裡的老人們,大多留長髮,是項人禿髮的形式。
而且,村裡的老人孩子一直傳承著愛好武術、喜爭鬥、脾氣暴躁、喜歡喝酒的風俗。上個世紀60年代以前,村裡還保留著專門用於釀酒的”燒科院“,用於製作粉絲的”粉房“。
李黑保老人家裡就是祖傳燒酒的,他記得年少時村裡有10個燒酒的窯,一年中集中燒酒時不停火,燒的酒遠近聞名,”我們的酒和周圍地區的漢族人的燒酒不同,好喝著呢!
主要用糜子、玉米、黃豆採曲,我爺爺、父親一直燒酒,到我時,因為燒酒的攤子大了,就到黃陵縣去燒。
““據老人說,太平村從李自成的侄子李錦家人入住,從一世李錦到此時共十九世,且輩次不亂。
不論年歲大小,均以輩次論高低,按輩份稱呼。從人口和傳世來看,太平村李錦家人約有300餘年歷史,而方圓村莊均是千年以上的歷史。據說最初只有石姓、盧姓幾家農點住戶,李錦家人從峁城進村後,石、盧幾姓逐漸退出村。
“19歲的李世霖,從富縣職業高中剛畢業,報考了山西服裝藝術學校,自稱是個小項。‘村裡人一直脾氣暴躁,喜歡喝酒,愛鬥,在我們這些孩子身上也一直體現。在學校裡,外面鄉村或者城裡的學生已聽說是太平的學生,都不敢惹。
老人們傳下的習慣是,在外面我們聽不得別人說太平的壞話。在外面讀書的學生也好,打工的也好,我們一走出村子就很puhong(音,就是很合群的意思。
作者注),外人說,一個好鬥不服輸的太平人已經夠可怕的了,再加上一群很puhong的太平人,誰敢惹呀?
‘至今,在富縣和黃陵縣一帶還免費著’出門北看太平、南看北村‘的說法,是說這兩個村裡的人特別利害,善鬥尚武。
現在就是走在路上,或在隆坊集會上,如有人敢和太平李氏人鬥,其他太平李氏人就會一齊上手,尤其過去年代更為明顯。
“太平李氏人的面部具有西北少數民族固有的特徵,前額突出,眼睛淡黃,面部輪廊明顯,尤其返祖現象增多。現村子裡有數十位人,高鼻子、深眼睛,很像西北少數民族。
就連村裡本族也納悶,為什麼我們太平李氏和人家其他村的人長像不太一樣?據陝西省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李登第先生講:李自成是西夏國王元昊的後代,是項族,太平村人是李自成後裔,那麼,也是項人後裔。
村民們大多體格強壯,力氣大,有武功底子。聽說過去太平李氏一人用驢馱一麻口袋糧食,遇到險狹窄路面時,驢不敢走,他一人用肩扛著糧袋,一手抱起驢走過去。
我在村裡走訪期間,聽到像這樣的傳說很多。
“通過查閱資料與實地考證,我認為太平李錦家族是一個具有西北少數民族血統的人種,是李自成兵敗後,從陝北南下的項軍裔北歸後的一個集中隱居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