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出现文字缺失,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/退出阅读模式
有個聲音在對我呼喚
歸來吧歸來喲
跡天涯的遊子……
郝運來的歌聲從高昂到悠遠,郝嘉聽出一絲落寞的味道。
離開故鄉,剝離人情關係,撕下身份標籤,郝嘉又可以只做自己了。
以往新的一年,郝嘉總是會象徵的列幾個美好願望,努力目標,不過都在忙忙碌碌的瑣碎生活裡逐漸淡忘,成為打臉自嘲的flag。
所以今年索沒有。
沒有期待,沒有目標,也是生活的一種,郝嘉想。
郝嘉一直從事的書店零售是實體行業,這些年不景氣,書店主打的是體驗,賣的是高昂的文創產品,至於書籍,在網上買要比實體書店便宜的多,書店打折還要購買儲值卡,這跟理髮店推薦顧客辦卡後打折是一樣的,令人反。
郝嘉也在考慮自己是不是能從這次找工作的機會中讓自己轉型,事與願違的是,即使在招聘旺季,都沒有收到幾份面試通知。
郝嘉大學所學專業是英語,中學時期她的英語成績突出,這也一度讓她自信,高考後,她正與郝運來處於關係緊張的時候,關於大學城市,專業志願的填報,她沒有與郝運來商量,她只想儘快離開家。
她的志願填報,不是對未來職業的夢想期許,更多的只是她的分數與所報院校的匹配,和僅是在當時,對英語的信心。
郝嘉想,英語是一門語言,能讓她開啟對世界的認知。
在參加沈茹老師葬禮時,拿回來的畫冊,讓郝嘉回憶起她當年對繪畫的熱愛,也想過學習美術,當時成績一般的同學,高中後臨時抱佛腳學習美術,她也想過,但高二分班之後,郝嘉的成績突飛猛進,令老師都意想不到,大可不必走美術特長這條路,這也讓她放棄了這個選擇。
進入大學之後,英語成績不錯的同學同時被拉到一個起跑線上,郝嘉並沒有優勢,她的口語不標準,沒有自信張口。
苦練了很久,終於能混到平均水平。
但這也讓她逐漸失去了高中時候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。
直到大學畢業後,郝嘉發現英語專業的就業優勢不理想,她的同學有的考研,有的出國,她沒有選擇考研的原因,還是因為想要儘早獨立,雖然她在大學時期已經靠勤工儉學不再朝郝運來身手要錢。
沒有再深造,步入社會工作後的職業,看上去非常寬泛,需要英語專業的崗位雖多,但到底做哪個行業,郝嘉誤打誤撞的先是做了兩年商場運營,後來來到文創書店,這一干五年時間,轉眼已經到了三十歲。
當邁入三十歲時,郝嘉意識到自己的職業規劃不清晰,在復一的繁忙工作中被推著走,如果不是這次失業,她恐怕還在逃避職業危機。
能做什麼,想做什麼,成為郝嘉不得不面對的問題。
她在書店工作時,覺得自己擅長與人,而工作之外,她又覺得自己有一定的社障礙,這讓她陷入神內耗。
這種無形的內耗消耗著她的能量,而產生的負能又逐步噬著她的自信。
在書店工作時,店裡經常承辦各種主題的講座,郝嘉對心理方面的講座興趣,有時會去聽,自己也買了書學,這應該是內心主動尋求的自救。
下午正在房間看書時,房東大爺突然給郝嘉打電話,突如其來毫無緣由的厲聲催促:“你什麼時候把物業費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