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出现文字缺失,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/退出阅读模式
“夠了!”眼看著御前議事又要演變成一場嘴仗,朱厚照憤然打斷,揚起案上一份奏本道:“成化弘治以來,京師內外宄不絕,捕之不盡,卻原來改頭換面,藏身官邸豪門,其中豈無縱容包庇之情!”
“朝中大臣不能為朕分憂,對甘身犯險者反百般詆譭,不明內情便惡語中傷,如此不顧大局,攻訐傾軋,大明天下如何了得!”
“臣等有罪。”小皇帝話說得很重,群臣紛紛離座請罪,王鏊更覺那話句句是衝自己所說,老臉一陣發燒。
“今事不議了,都下去吧。”朱厚照心煩意惱地揮揮手。群臣施禮告退,小皇帝卻單獨將王鏊留下。
“陛下,獨留老臣不知有何聖諭?”單獨面聖本是聖恩隆寵,可才經方才之事,王鏊心中不免惴惴。小皇帝屏退左右,輕嘆了口氣道:“先生是朕的老師,傳道受業之情朕心裡一直記得。”
“隨侍宮亦是老臣此生幸事。”
“那丁壽也是朕之心腹,你二人一文一武,都是朕信重之臣,朕每看先生與他爭來鬥去,著實心累,先生何不能與他消解糾紛,共佐於朕呢!”小皇帝說得動情,王鏊急忙解釋“陛下,老臣與錦衣帥之爭皆是出於公心,絕非個人恩怨。”
“朕自然曉得先生品,不過先生乃是閣揆重臣,便拿出些宰相氣量,少與他一般見識,”朱厚照笑著拾起案上一份奏本笑道:“那丁壽可是拿出誠意,沒少為先生開脫。”王鏊狐疑接過,見是丁壽有關戊辰科場案的奏本,其中羅列簾內簾外諸官證言,中試與落第舉子問答等等。
最後陳詞科場舞弊查無實據,主考官王鏊、梁儲皆國之干城,秉慎肅,律己謹嚴,填榜處或有偏頗之情,選士時斷無徇私之弊,懇請陛下明正視聽云云。
丁南山究竟打的什麼主意,難道他多方鞫問,真的只為查明實情麼,王鏊真有點琢磨不透這位官場新貴了。
“手本中提及先生與那康翰林爭議之事,”眼瞧老師神變幻,朱厚照會心一笑“此處無有外人,只我師生兩個,先生不妨給我透個實底,閱卷取士時可曾真有私心?”
“陛下,這個…”九五之尊心相問,讓王鏊一時赧顏,支吾道:“自古江東人文薈萃,多出文章巨眼,老臣…確有先入為主之念。”朱厚照哈哈大笑“太祖曾有言:地有南北,民無兩心,帝王當一視同仁,豈有彼此。先生以為如何?”王鏊面帶慚
“太祖高皇帝”民胞物與“之心
,高屋建瓴,振聾發聵,老臣慚愧之至。”
“世人皆有七情六慾,先生也不必掛懷,那陝西士子若果真才學出眾,廷對之自能脫穎而出。”朱厚照笑道。
“殿試可還要如期舉行?”如今案情未結,訕仍在,王鏊屬實還有些憂心。
“朝廷掄才大典,豈有更期之理,會試朱墨試卷既已焚燬,姑且不問,讓法司追究執役人員看守不力之過,此案就此結陳。”
“陛下聖明!”***幹清宮兩旁各有一穿堂,牆上開有小門,出了東廡沿著斜廊前行,便是東耳殿昭仁殿所在,後殿有房室三間,排放著連片的檀木書架,書架裡整齊堆放著一函函的書帙,冊間還著象牙籤,盡是各處蒐羅的古籍善本,一個錦袍玉帶的男子正在書架前翻看書冊,手拿著點心吃得津津有味。
抬頭見小皇帝揹著手走近,男子咧嘴一笑,齜出一口白牙“事情可了了?”朱厚照劈面將那人手中點心搶過,狠狠咬了一大口,憤然道:“我在那邊為你費盡舌說好話,你卻在這裡躲清閒!”被搶了吃食的丁壽無奈聳肩“貢院失火本就與錦衣衛不相干,臣無辜受累,還沒處訴說委屈呢。”
“你吃著朝廷俸祿,查案本就是錦衣衛的本分,還敢與朕討價還價?虧朕在前面把你吹破天去!”朱厚照越說越火大,將剩下的一半點心一口送進嘴裡,當成丁壽般狠狠嚼了幾下。
“為臣這點小事,害陛下受累了。”怕真把小皇帝惹了,丁壽急忙打躬認慫。
“要不是念在你一早了實底,對朕還算忠心坦蕩的份上,朕才懶得管你呢!”朱厚照還沒解氣,絮絮叨叨說個沒完。